平阳麻笺的辉煌:“纸寿千年,何止千年”

平阳麻笺的辉煌:“纸寿千年,何止千年”

作者:[]  来源:[]    发布时间:[2017-05-16 23:28:59]

    麻笺即麻纸,又叫“平阳麻笺”“邓庄麻笺”,以山西襄汾邓庄所产为上,明清时代,“平阳麻笺”曾一度被指定为皇宫用纸,蜚声京华。
    麻纸的吸水性、柔韧性及防腐性是其他化工原料加工出来的纸所无法比拟的,故而有“纸寿千年,何止千年”的美誉。  
 
    昔日辉煌
 
    襄汾邓庄,有“尧师故里”之称,相传,帝尧时期,先人们在这里种植桑麻,至今,依稀可见种麻的遗迹。造纸专家考证,运城是蔡伦实践和改造造纸技术之地,而运城与临汾(平阳)紧邻,因而,造纸之术极有可能在汉代就传承至襄汾邓庄一带。邓庄人造麻纸声名显赫于唐宋元明清多个朝代,享誉京、津、豫、陕、甘、宁多个省份。有史料载,唐代以后,麻纸的生产地越来越少,而山西是当时北方手工麻纸的重要生产地之一。在三晋大地麻纸产业蓬勃发展之时,邓庄麻纸以其上乘的品质独树一帜,出产的麻纸因品质高,珍稀华贵,被雅称为“麻笺”,又因其隶属平阳府,故又被称为“平阳麻笺”。
    从五代至宋,平阳是中国北方造纸业的中心,印刷用纸的供应基地。据史载:宋金时期,晋南一带与造纸业有着紧密关联度的刻版、印刷业已相当发达。当时平阳所印书册,封面皆标“平水新刊”,闻名全国,所以史称“平水版”。《襄汾县志》记载邓庄麻纸“金元时为著名平水版画主要用纸”。  
    用平阳麻笺印制的古籍善本,纸价堪比黄金。据考证,流失海外的平阳姬家雕印的木版年画《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》四美图、平水版“赵城金藏”印本等多部古籍都是用平阳麻纸制作的,迄今保存完好,“平阳麻笺”曾有的辉煌和价值由此可见一斑。
    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董寿平先生试纸后,非常满意,高兴之余,挥毫写下“平阳麻笺”四个大字,并把“平阳麻笺”作为习字作画专用纸张。董老画作《别有佳境》有“此用吾乡平阳麻纸作,传纸千载独若新笺。丙子五月病乍愈后于病榻董寿平时年九十三”的题款。
 
    衰落与重生
 
    正如大多数事物的产生、兴盛、衰落一样,“平阳麻笺”也难逃“盛极必衰”的命运。机器造纸的发展,一度冲击到手工麻纸,由于原料、市场等原因,手工麻纸几乎消亡。
    改革开放后,一些志士仁人推动建设“纸乡邓庄”,力图挽救濒于消失的“邓庄麻笺”,也曾经扶植生产出了质量优良的书画用麻笺。但与历史上繁盛的局面相比,显得清冷许多。废弃的手工作坊、多年不用的石槽、石碾以及覆盖着厚厚尘土的抄纸竹帘,似乎诉说着“平阳麻笺”昔日的辉煌和现实的沧桑。
    在市场上消失二十多年后,平阳麻笺迎来了重生的曙光。它的重生源于近年来书画事业的繁荣,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,全球兴起中国文化热,中国收藏文化、书画文化蓬勃发展,带来了市场对中国传统麻纸和书画用纸的大量需求。2014年麻纸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    纪录片:一纸云烟写春秋——《平阳麻笺的传奇历史》

    平阳木版年画
 
    正是由于平阳盛产麻纸,且枣木甚多,是木版印刷的理想材料,加之宋金时期,晋南一带的造纸、刻版、印刷业已相当发达,平阳木版画便在不觉间诞生了。平阳民间木版画是集绘画、雕刻和印刷于一体的民间艺术,是中国“年文化”的产物。
    平阳民间木版画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成熟期,起初为佛、道教刻印图书,随后走向民间。平阳民间木版画以戏曲题材为多,这与当地戏曲繁荣有关。临汾自金元时期即成为戏剧摇篮,以戏曲题材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平阳木版画,在中国木版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木版画将动态的戏表现为静态的戏,将瞬间的美定格为永恒的美。   (转自临汾文化)

平阳麻笺的辉煌:“纸寿千年,何止千年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