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汾:饶氏宗亲寻根问祖祭拜尧帝

临汾:饶氏宗亲寻根问祖祭拜尧帝

作者:[]  来源:[]    发布时间:[2016-04-05 22:33:52]

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襄汾县书协主席李铁柱(右五)为中华饶氏宗亲书写“帝尧后裔 姓饶真好”,平阳麻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襄汾丁陶麻笺董事长梁虎(左一)陪同饶氏宗亲代表
 
    考证:“饶”姓为“帝尧”嫡系后代
 
    饶(rao yao)姓系上古五帝之一——唐尧之后裔。尧名放勋,帝喾之子,受封于唐,定都平阳(今山西临汾),谥号为“尧”,史称唐尧。公元前1045年,周武王灭商,分封诸侯,追思元圣,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“京”(字子京),在蓟(今北京附近)。其子“理”迁移到山西平阳,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,称平阳尧氏。至秦灭六国,尧姓家族为逃战祸,尧帝54世孙尧萱从自平阳徙居江西鄱阳(古饶州,今属江西),后迁临川(今抚州)。
    到56世孙尧濙时(西汉),汉宣帝刘询即位,刘询本名”刘病已”,即位后改名”询”,下诏全国要避帝名“询”之讳,如把姓“荀”的改姓“孙”。尧濙任当朝京兆尉,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,说尧濙虽是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,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,百圣至圣,尧濙也应该避讳,于是汉宣帝就在“尧”(繁体为“尧”)的左边加一个“食”旁,就变成了“饶”(繁体为“饶”),赐尧濙改姓“饶”,为饶姓始祖,擢升为太傅,并下诏全国,要求天下凡姓“尧”的均改姓“饶”。
    “饶”姓以尧濙为始祖,传至饶姓第29世饶次守时,时已至宋朝高宗皇帝,公元1129年5月,高宗皇帝下诏文武群臣进献宗谱备案,因“饶”系“帝尧”嫡系后代,高宗特命王钧甫细查当时任翰林侍讲的饶次守的祖谱。王钧甫受命之后,仔细核对“饶”姓的源流昭穆,确认饶氏“黄帝之苗,孔京之裔,尝食采于蓟,拜显宦于汉朝……”,“饶”姓实为“帝尧”嫡系后代。帝勅:“尔之后裔世代其昌”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6年1月28日,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《关于公布〈汉字简化方案〉的决议》,全面推行简化字,读音也rao,yao不分,许多地方方言“饶”还是读音为“yao”。
    目前,国内外饶姓均有家谱或碑文记载祖上为尧都平阳,饶氏祠堂多为平阳堂。
 
    寻根:300名海内外饶氏宗亲祭拜尧帝
 
    2016年4月3日、4日,来自美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家、以及国内中华饶氏宗亲300余人,来到山西省临汾市尧庙、尧陵寻根祭祖,祭拜尧帝。
    这次大型祭拜活动由中华饶氏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会发起,是海内外尧帝之后人历史上第一次回乡省亲寻根祭祖,因饶(rao)与尧(yao)同音,故被饶氏宗亲认为是尧帝之后人。
 
    传承:走进丁村感受中国传统文化
 
    4月3日,饶氏宗亲300余人参观团走进襄汾县丁村民俗博物馆,亲身感受了中国明清大宅院美奂厚重的多元化建筑风格,近距离接触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——平阳麻笺的制作技艺。
    丁村民俗博物馆座落在山西省襄汾县城南5公里的汾河东岸,是典型的明清建筑群。村内有院落40余座,房舍498间,呈东北西南向分布,分北院、中院、南院、西北院四大群组,是明清晋商建筑文化的代表,被誉称为“中国北方古代民居的活化石”。
    “平阳麻笺”产于山西省襄汾县邓庄镇,制作技艺历史悠久,距今已经1800年的历史。自唐至清为皇家用纸,因品质高、珍稀华贵,被誉为“贡纸”、“府纸”。它以田麻、麻绳为原材料,以古老的石碾、石海为主要设备,通过铡、泡、剁、蒸、碾、抄、晒等12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,深受国内外知名书画家和爱好者喜爱。2014年10月,“平阳麻笺制作技艺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
 
    影像:尧帝后人首次回乡寻根祭祖
 
    4月3日、4日,300余名饶氏宗亲来到山西省临汾市尧庙、尧陵寻根祭祖,祭拜尧帝。随后参观了襄汾县丁村民俗博物馆,近距离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。    (转自中国网)
临汾:饶氏宗亲寻根问祖祭拜尧帝